父亲照顾孩子的时间往往少于母亲,即使那些“新一代”的父亲也是如此。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同样,众所周知,男性的寿命往往要短于女性。譬如美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3岁,而女性的平均寿命则为79岁。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两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加州工艺学院的约翰·沃尔曼及其同事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刚刚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表明,事实确实如此。两性间的寿命差距似乎取决于是由父母哪一方照看孩子,并为此付出多少心血,至少灵长类动物是这样的。
可能你会觉得,即使照看孩子跟长寿有关,也是对主要承担者不利,因为照顾孩子是一件苦差事。然而,进化论的观点却不相同。
很久以来,人们总以为动物繁殖的后代越多,其繁殖期就越早。繁殖后代耗尽精力,要不然还可以用于自我保养;所以,后代多的动物寿命自然就短。而繁衍后代少的动物寿命就会长些,因此可以投入更多来照顾孩子。从中可以看出,照顾孩子和寿命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一点还可以延伸到不同性别之间寿命的差距。这样就可以预言,照顾孩子的一方(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母性)要比不照顾孩子的一方寿命长。
为了证实这点,沃尔曼博士及其同事搜集了包括人在内,10种不同类别的灵长类动物的资料。所有这几类中,母性一般都是一次生一个孩子。婴儿出生后的几年内,至少有一方父母对其抚养。虽然,由谁抚养,如何抚养因种类而异,但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雄性是否能够确定该婴儿是否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雄黑猩猩对周围的小猩猩一点也不关心,这是因为雌黑猩猩交配极其杂乱,所以,雄黑猩猩并不知道哪些小猩猩才是自己的孩子。沃尔曼小组发现雌黑猩猩平均寿命要比雄黑猩猩长40%。
雄大猩猩,像人一样,有几个固定的雌性伴侣,而且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更能确信雌大猩猩生下的孩子都是自己的。虽然人类和大猩猩的父方都经常和婴儿玩耍,保护孩子免受威胁;但在养育孩子方面,却不如母性付出得多。雌大猩猩的寿命要比雄性长12.5%,而人类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8%。
有些动物的抚养重担会落到雄性身上,而调查人员面临严峻的考验也正在于搜集这些动物的资料。这样的动物尽管确实存在,但数量极少(只有1%的哺乳动物可以说得上是由父亲抚养)。可是,他们还是设法找到了两种这样的猴子,狷毛猴和夜猴这两种猴子,雄猴和雌猴彼此紧密相连,因此,雄猴对其父亲的身份也是很有把握的。
无论是狷毛猴还是夜猴,总是雄猴承担重大责任,带着小猴四处走动,直到小猴能够自己安全地穿梭于树丛中。这两种小猴大多时间都是紧紧地靠在父亲身上。只有在喂奶那一会儿才会送到母亲身边。要是雄猴先死了雌猴也不会去带小猴,而是丢弃一旁,任其死去。这一结果有助于证实沃尔曼的理论,夜猴和狷毛猴的雄性要比雌性的寿命长20%。
还有一些论据说是最初不照顾幼儿的一方以短寿换取进化优势,这一点至少对雄性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没有固定伴侣,所以雌性愈受青睐,就愈引起雄性之间的竞争。无论是雄性之间的直接争斗,还是向雌性的自我炫耀,都不是没有代价的。若不是这种竞争导致的多彩的后代,那么从进化论的角度讲也是值得的。
但这一点也说明,雌狷毛猴和雌夜猴难免都会寿命短缩。那么这到底为什么?现在还说不清楚。但是不管自然选择多么无情,对抚养孩子的父母还是能作出回报,最起码这点令人振奋不已。
(Love and Death,The Economist,June,13th-19th,1998)